按Enter到主內容區
:::
現在位置 首頁 > 便民服務 > 健康學園 > 中老年病資訊專區
  • 友善列印
  • 回上一頁

糖尿病防治

糖尿病防治

什麼是糖尿病?

糖尿病是一種全身性的新陳代謝異常的疾病,主要是由於體內的胰島素分泌缺乏不足,或者作用不良,引起醣類、蛋白質和脂肪等營養素的代謝異常,造成血中葡萄糖過多,經由腎臟,隨著尿液排出體外,造成尿中出現糖份的現象,即我們所謂的「糖尿」。如何診斷糖尿病?主要是靠血液中葡萄糖的濃度而決定。正常成年人空腹血糖為 70-110mg/dl ,飯後二小時應小於 140mg/dl。 

糖尿病高危險群:

1.近親有糖尿病─罹患糖尿病的機會較一般人高出五倍以上

2.體重過重者─需要更多的胰島素來代謝所攝取的食物,當胰島素分泌不足時,血中的糖份便會增加,因而發生糖尿病。

3.長期服用類固醇或利尿劑者─血液中鉀離子降低會干擾胰島素分泌。

4.高血壓,高膽固醇、高尿酸者─基於遺傳因子的關係,合併糖尿病的傾向高。 

糖尿病的常見症狀﹔

糖尿病的主要症狀─吃多、喝多、尿多。

糖尿病的次要症狀─體重減輕、容易疲倦、皮膚搔癢、傷口不易癒合、腳部酸麻、刺痛、視力減退、容易泌尿道感染等。

糖尿病治療方法:

飲食、運動、藥物三項必須配合

1飲食 ─ 定時、定量

2用植物油炒菜

3少喝含糖飲料、酒類

4避免額外食用含澱粉高的點心

5少吃油炸食物及甜食

6多吃纖維量多的食物 ( 如蔬菜 )

7攝取低鹽飲食

8食用適量的水果

9運動 ─ 每天運動持續半小時,依自己的體力選擇運動項目,以慢跑、散步為適合。

10藥物 ─ 須依指示服用。

糖尿病引起之慢性併發症﹔ 

糖尿病如長期未加以妥善治療、控制,大多數會發生慢性併發症略舉如下:

1.眼睛病變─視網膜血管病變、黃斑部水腫、白內障、青光眼比率增加。

2.心血管病變─血管硬化、心絞痛、心肌梗塞。

3.腎臟病變─蛋白尿、高血壓、水腫、泌尿道感染、腎功能減退,甚至引起尿毒症。

4.神經病變─常發生於下肢,初期酸麻、刺痛繼而對冷熱感覺遲鈍,故受傷機會增加,傷口不易癒合,因此常併發細菌感染致截肢大增。

全身感染─糖尿病患者皮膚抵抗力差,容易發生局部感染,常見於頸部、腋下、鼠蹊部及足部等部位,尤其足部感染因血液循環障礙不易癒合,常發生潰瘍、壞沮之現象。

  • 市府分類: 生活資訊
  • 最後異動日期: 2025-03-20
  • 發布日期: 2014-03-04
  • 發布單位: 臺中市北屯區軍功衛生所
  • 點閱次數: 18